ESC00547.JPG

威尼斯雙年展自助行第四天。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展館。
封面圖:位於Giardini 碼頭公共花園內的雙年展園區。這裡是雙年展的主館 La Biennale。

本日遊記亦可去看Eileen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ImageEileen/13187709 


早早出門,掌握最後兩天的VIP日(到6月7日),憑VIP卡可免費逛雙年展園區!!

這三天學乖了,懂得看船班時刻表,免得錯過班次後白白浪費時間! 先去看52號船何時開往Giardini 雙年展園區。我們錯過8:03那一班,還要等個20分鐘下一班才會來;乾脆走去S.Marcuola站,搭1號船。

DSC00468.JPG

下圖:呵呵~威尼斯人是這樣晾衣服的! 配色配得不錯喔!

DSC00469.JPG

下圖:來到猶太區最熱鬧的一條街 Rio Terra S. Leonardo,這幾天都是向左轉往西走,今天改去東邊看看! 這家店是肉品專賣店,火腿、香腸、燻肉,香味四溢喔!!

DSC00471.JPG

下圖:這家的比薩食品也是琳瑯滿目的,裡面還是一間小超市哦! 很後悔沒有買些食物帶去雙年展當作午餐~ 

DSC00472.JPG

下圖:超大批薩,買一個夠我們六個人吃!

DSC00473.JPG

下圖:水果攤也是很豐盛!! 住這附近,生活機能不錯喔!!

DSC00474.JPG

下圖:先前說過跨越大運河的橋只有四座,那如果要到對岸怎麼辦? 一定要繞道過橋嗎? 不用那麼麻煩,搭這種小渡船就行!

DSC00475.JPG

下圖:像這位老姐一樣,付個1 歐就可以坐到對岸!

DSC00480.JPG

下圖:再不然,搭水上計程車也行! 鈔票多準備一些。

DSC00479.JPG   DSC00482.JPG DSC00483.JPG DSC00484.JPG

下圖:大小各種船隻,橫行在大運河上!

DSC00481.JPG

下圖:也可以坐這種貢多拉! 不過,在大運河上會不會太顛了?!

DSC00485.JPG

下圖:總督府的貢多拉集散站。

DSC00487.JPG

下圖:昨天晚上,大水就是從這邊淹進聖馬可廣場的。

DSC00488.JPG

下圖:中間的鐘樓 Companile,再來就是兩邊的大圓柱(Columns of San Marco and San Teodoro),右邊是聖馬可翼獅雕像,左邊是聖刁多祿雕像。這張比例比較正常。

DSC00489.JPG

下圖:嘆息橋的置入性行銷。SISLEY,妳太賊了!

DSC00490.JPG

下圖:藍色圓圈即是台灣館的所在,位在觀光景點--嘆息橋的旁邊,地點非常不錯喔。可是進去參觀後,一個字,「唉...」,另文後表。

DSC00493.JPG

下圖: S.Zaccaria站旁邊的聖馬可雕塑,在Londra Palace 前面。

DSC00494.JPG

下圖:停靠在岸邊漂亮的遊艇。

DSC00495.JPG

下圖:這艘更豪華!

DSC00496.JPG

下圖:看到攝影記者出動,就知道雙年展園區快到了!

DSC00497.JPG

下圖:Giardini 公園的入口。雙年展園區就在這座公園內。

DSC00498.JPG DSC00499.JPG

下圖:雙年展園區的入口,憑VIP證才能進入。上面印有自己的名字喲!

DSC00503.JPG DSC00504.JPG

下圖:illy 免費提供罐裝的冰咖啡,讚喔!

DSC00506.JPG

下圖:雙年展主題館的入口大門。La Biennale。裡面陳列的都是本屆大會特別介紹的個人藝術家。

ESC00547.JPG

下圖作者:Tomas Saraceno
Born in Tucuman, Argentina, 1973. Lives and works in Frankfurt, Germany.
Galaxies Forming along Filaments, like Droplets along the Strands of a Spider's Web 2009.
Elastic ropes

阿根廷藝術家薩瑞西諾(Tomas Saraceno)《用細絲串結成的銀河系,就像蜘蛛網般的佈滿在宇宙中》(Galaxy forming along filaments, like droplets along the strands of a spider's web),以彈性繩索組成大小不一的網格,象徵著宇宙中萬物彼此的連結。

一進入主題館,就被震撼到!!

DSC00509.JPG DSC00512.JPG DSC00507.JPGDSC00511.JPG DSC00510.JPG 

下圖作者:Öyvind Fahlström
São Paulo, Brazil, 1928 – Stockholm, Sweden, 1976
Section of World Map--A Puzzle, 1973

"1928年出生於巴西,卻於1976年在瑞典過世的藝術家法爾斯托姆(oyvind Fahlstrom),被譽為互動多媒體藝術先驅,然而在當代藝術的發展史上,即便許多年輕藝術家視其為導師,他卻很少在研究書籍上被提及,畢爾包曼特別為這位藝術家抱屈,其《史懷哲博士的最後任務》(Dr. Schweitzer's Last Mission)於1966年威尼斯雙年展第一次展出,如今又再現於本屆雙年展中。策展人似乎不依循當前雙年展策畫的習性,即使舊作或甚至是曾經在雙年展中出現的作品,都有可能被賦予新的意義而出現。" ~上述文字摘錄自此~

覺得作者看這個世界的角度很特別,很實際又發人深省。點圖可看放大圖。

DSC00514.JPG 

下圖:左半邊在介紹中國與台灣,分別用毛澤東與蔣中正的肖像來代表。看到蔣中正拿著一塊招牌,寫著"歡迎來台灣,東亞最便宜的人工" (70年代),還寫著"工資時薪10美分、1970輸出100萬台電視機到美國、造成美國10個萬工作機會外移"。

DSC00515.jpg 

下圖:點圖可看放大圖。

DSC00517.JPG

下圖:連餐飲部都這麼藝術! 出自今年獲得「最佳藝術家金獅獎」的德國雷貝葛(Tobias Rehberger)的設計。

 DSC00518.JPG DSC00519.JPG

下圖:將攝影底片用連續的捲軸來播放,這些捲軸的排列相似人體DNA的結構。忘了拍下作者的資訊。

DSC00520.JPG DSC00522.JPG

下圖:唱片機播放著"嗡...."的音調,這樣也是藝術!

DSC00523.JPG

下圖作者:Hans-Peter Feldmann
Born in Düsseldorf, Germany, 1941. Lives and works in Düsseldorf, Germany.
Shadow Play, 2002-2009
Mixed media

"漢斯彼得.費爾德曼(Hans-Peter Feldmann),今年於威尼斯展出的作品即是該藝術家去年於巴塞爾藝術無限展出的創作。以各式各樣的小玩具與生活用品組合成一個天地,透過燈光的照映,轉動的影子多重呈現在牆面,一個充滿幻想的新樂園於焉誕生。《影子遊戲》(Shadow Play)以古典的影戲為基礎,透過機械電動與光影交織出新的意象。" ~上述文字摘錄自此~

DSC00524.JPG DSC00528.JPG DSC00532.JPG DSC00533.JPG 

下圖作者:Nathalie Djurberg (本屆銀獅獎的得主)
Born in Lysekil, Sweden, 1978. Lives and works in Berlin, Germany

大會頒發最佳新人銀獅獎給瑞典年輕女藝術家娜塔莉.杜爾伯格Nathalie Djurberg,她的作品以不同媒介構造了一個神仙故事及夢幻境界。 (Referred from here)

瑞典藝術家杜爾伯格(Nathalie Djurberg)多年來以柏林為創作據點,其作品早已出現在許多雙年展與美術館中,從動畫黏土錄像到新發展的錄像與裝置,藝術家訴說著孤獨疏離並充滿想像的黑色童話,從單純的影像情境延伸到讓觀眾於裝置作品裡穿梭的幻想世界,因而獲得最佳新進年輕藝術家銀獅獎。
(Referred from here)

瑞典藝術家杜爾伯格(Nathalie Djurberg)以黏土動畫呈現幻想世界但實則探索各種哥德式議題、複雜的種族、性別歧視、戀母情結,關注孩童與成人關係。
(Referred from here)

Djurberg is best known for producing claymation short films that are faux-naïve, but graphically violent and erotic. Their main characters, as describ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are girls or young women engaged in various kinds of vileness: from mild deception, friendly torture and oddly benign bestiality to murder and mayhem." The films are accompanied by music by Hans Berg.  (Referred from here)

翻譯:瑞典藝術家杜爾伯格(Nathalie Djurberg)以黏土動畫聞名。她的作品看似帶點虛假的天真,情節上卻非常暴力以及情色。短片中的主角們,如同紐約時報所述,是一群少女或少婦,遭遇到種種卑劣的對待,諸如:被騙、受虐、性侵,乃至於被殺或重傷害。影片由漢斯伯格配樂。

下圖:我們好像置身在一個黏土叢林裡面,而這個叢林也是作者其中一個短片裡面的場景。

DSC00535.JPG DSC00537.JPG DSC00544.JPG

This film displays a group of Catholic priests detachedly observing a parade of nude women as they erotically clamber over each other’s bodies, melting together and then clawing one other apart until only tattered bits of flesh remain.  (Referred from here)

展館總共陳列了三部影片,底下這部是我們幾乎完整看完的,情節是描述在三個道貌岸然的主教衣擺下,竟然藏有一個裸女(在幹什麼自己想),輪流在三個主教之間遊走。利用完後被丟棄,才發現她不是唯一被利用的。接著一群青春不再的(黏土)裸女們彼此糾纏在一起,被作者揉成一團,象徵著肉體的被撕裂與腐朽。這個情節有點令人瞠目結舌!!

DSC00538.JPG DSC00541.JPGDSC00539.JPG DSC00540.JPG  DSC00542.JPG DSC00543.JPG 

下圖:一堆男人的臉孔VS一個女人的側影。

DSC00547.JPG 

下圖:以日本古代仕女圖拼合而成,作者與主題忘記拍攝。

DSC00546.JPG ESC00546.JPG 

下圖:看完主展館的作品,出來後,竟然遇到其他室友們!! G團長告訴我們導師作畫的時間,估計只能再看個兩小時就要前往導師的展館了!

IMGP9838.JPG

下圖:本篇路徑圖。步行至S.Marcuola 站搭乘1號船,到Giardini 站下,粉紅色圓圈即是雙年展園區。

VA4A.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ris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